第 139 节
作者:沸点123      更新:2022-06-19 10:18      字数:4769
  其实,早在康熙四十二年的时候,他就动过西巡的念头,清算了索额图之后,朝中吏治有一段时间的温和期,最适合皇帝出远门。但是才避了个暑,二哥福全薨了,紧赶慢赶回来,又处理了一摊子皇子间的小动作。一来二去,错过了农闲的时候。就这么着一直耽搁了下来。
  然而现在,康熙觉得不能再等了,胤礽已经第三次上门挠痒痒了,可见其心情之迫切,三次不轻不重的打击,有点智商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改彻底收敛了。可是,胤礽是那种收放自如的人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一直是习惯性的张扬,这和当初襁褓中就受封太子,吃穿用度从小就优于其他皇子,不无关系。他所有的一切都被康熙刻意地拔高,脱离群众。时间长了,心理优势转化为思维定式,他胤礽就该高高再上,大手大脚,什么事都放在聚光灯下与人分享,不怕惊世骇俗,只怕平淡无奇,这就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太子,三观已经完全扭曲了的胤礽。
  这个时候,如果赫舍里芳儿地下有知,会不会从棺材里爬出来,半夜找康熙算账呢?当初临终前的殷切期盼,最后成为毁了儿子终身的剔骨尖刀,仁孝皇后死不瞑目。
  现在,康熙躺在行宫的龙榻上,刚刚泡过温泉的身体有些疲惫。他惬意地闭目养神,听着空气中冰冷声音的汇报:“陕西各部军队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接受主子的检阅。兵符图样已经漏了出去,最迟七天后就能在西川出现。京城除了三贝勒和内大臣来往甚密之外,凌普的家眷也有所异动,一切皆在掌控之中。”
  康熙躺着,似乎睡着了一般,整个房间里除了他之外,没有其他人在,空气里的声音刻板冰冷仿佛电话答录机里出来的,不但任何感情成分。片刻后,声音消失,香炉里的龙涎香还在喷吐着白色的雾气。
  胤禩此时正在自己寝殿的外室坐着,手里把玩着一只木制微型算盘。这东西,是他儿子抓阄时选择的,采萱没有只字片语的回信,却把这东西给捎来了,这是在考验他的智力吗?算盘,自家这三个娃,还真是各有各的奇特之处。
  门外响起敲门声。一开门胤禛和胤祥联袂而来,胤祥看到胤禩手里的算盘,不由笑道:“八哥,这东西你都把玩几天了,怎么还拿在手里,也不怕人家笑话你。”胤禩笑笑,没有接茬,反问了一句:“四哥,十三弟,午间时分怎么也不歇着,想到到我这儿来坐?”
  胤禛淡淡扫了他一眼:“皇阿玛这次突然想到西巡,你怎么看?”胤禩悠然地给两位枕上茶水:“我已经许久未曾随驾出巡了,突然被点了名,心中至今都还忐忑着。四哥要问我怎么看,我还真没什么看法。”
  说着眼睛看向胤祥:“十三弟常年伴驾,四哥何不问问他?”胤禛默然,胤祥挠头:“我没什么想法,皇阿玛这两年在京里的时间加起来只有几个月而已,其余时间都在外面,每次有很寻常,没什么特别的啊。”
  胤禛斜眼扫视了胤祥一下,这个弟弟,是自己把他保护得太好了吗?成家立业了,心思还这般单纯,人家问什么他都说。丝毫有不知道藏拙。还是说,他以为,眼前的八哥是可以信任的人呢?胤禩,注定是敌人。
  家里两位幕僚给胤禛出的点子很简单,仿效隋炀帝,做孝子,把自己沉下去,冷眼看上头人马的无限厮杀,只要皇阿玛在位一天,上面人的厮杀都是白搭,白白给皇阿玛钻了空子,全部削弱。
  对于太子,胤禛一直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太子是康熙立的,只要康熙不废太子,他尊太子听太子话就等于是听康熙的话,至于太子是不是贤能,是不是能最终登顶,这些都是浮云,他只要看着就好。
  如今,后,宫身份最高的皇子,除了太子就是他,剩下胤俄自甘堕落和胤禟穿一条裤子,与胤禩站在一起,自毁前程。
  胤禩算什么东西,皇阿玛养着他玩的,出身低微不说,一点竞争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都没有,看见太子像耗子见了猫,避之不及。家里就那点底细,反复倒腾,除了有胤禟这个聚宝盆,他有什么呀?皇阿玛给了他巨大的恩宠,使得他不能不缩起来做绵羊,江南的势力被太子连番打压有等于无。
  胤禛这么想着,看胤禩的眼神依旧冰冷,心里却已经把胤禩当作蛋糕大快朵颐了:“八弟,我刚才得了消息,就这两天,皇阿玛要视察关中的军队。”
  胤禩眉毛也不皱一下:“这很正常,我虽然是第一次随驾西巡,却也是做了功课的,皇阿玛之前来,主要就是两件事,一是祭祀,二就是检阅。他老人家对关中的军务一向是很重视的。”“八弟没有兴趣吗?”胤禛挑眉。
  胤禩摊手:“四哥这话,我可不敢接茬,我虽然上过战场,那也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现在这副身子骨,惦记不动了。哎……四哥,弟弟苦啊,旺儿和晢儿在皇阿玛身边呆着,采萱天天愁眉不展,我这人跟着出来了,心思却还飘着呢!”
  胤祥扑哧一声乐了:“八哥,你这说的,小心嫂子回头找你算账,我可是听说了,嫂子的身体非常不好,脾气也跟着古怪了,她要是闹腾起来,有你受的!”
  胤禩摩挲着手上小算盘,垂目叹息:“四哥,弟弟我是惦记不动了,巴不得皇阿玛现在就放我回京呢!”
  胤禛没想到胤禩会这么直白,又退得这么干净,此处行宫,到处都是皇阿玛的眼线,你就不怕皇阿玛听去,给你定了性,这辈子都别想翻身了吗?什么惦记不动,这分明是以退为进,你以为我会信吗?
  不过,他说的儿子在康熙身边养着这事倒是值得推敲,照他这般说话,两个孩子不但不是荣耀,反而变成了质子,使得他缩手缩脚不敢有什么异动了?算算形势,对他的确很不利,内务府查账的事情,太子已经有对策了,胤禩虽然没有真的查,毕竟做了皇阿玛的棋子。
  这件事情,恐怕不会善了,皇阿玛是怎样的人,大家都清楚,他绝对不会为儿子的牺牲感到愧疚的,不会保护自己,到头来根本不会有人同情你!
  长出一口气,喝了一口茶:“你既然这么想,哥哥也不多说什么了,不打扰你休息了,十三弟我们走吧。”说罢起身,胤祥跟着起来:“八哥,我们先走了啊,明天就能看到关中雄兵了,好期待啊!”
  胤禩好脾气地把他们送出门,回头坐回位置上,嘴角露出了笑容:四哥,你想凭几句话就断定我心中所想,未免太天真了些,以为带了十三弟来,我就会忘记当年毓庆宫的耻辱吗?绝不可能!皇阿玛在这个节骨眼上关中阅兵,岂是随便看看。
  按照推算,葛尔丹侄子如果继续西进,不是入藏就是和十四的部队先发生冲突,当谈,如果他他够隐忍的话,一定会选择先进藏。十四的队伍虽然庞大,但是多是贼寇,战斗力根本不可靠。所以这第一仗多半是败局收场,我都能想到,皇阿玛会想不到?
  恐怕就是预见到了这一点,才有了这次西巡吧,他必须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手下可调用的部队,以便在十四首战告负的时候迅速做出调整,一边将十四弟打落地狱,一边压迫葛尔丹侄子屯兵西藏不敢妄动。皇阿玛这种给一颗糖果加一根大棒,再给一颗糖果的做法,不知到在自己身上用过多少遍了。
  现在轮到十四了,这孩子不上当是不可能的,等他为了戴罪立功杀红眼的时候,皇阿玛该就在畅春园里偷笑了。算盘盘算,皇阿玛的算盘从来都没有落空过。
  采萱,你送这个过来,是不是暗示我,深陷漩涡之中,算盘珠子可以拨弄起来了?
  第贰佰章 居安思危
  第贰佰章 居安思危
  不管大家是怎样的想法,康熙在到达行宫略作休整之后,就举行了大阅兵,这次,他几乎把他认为有必要震慑一下的儿子全部带齐了,三层高的观礼台上,康熙居中而坐,一边是胤眩槐呤翘樱范G坐在太子下手,胤眩呱献娜床皇秦范T,而是胤祥。
  胤禩和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坐在第二排,完全被前面的人影挡住了,谁也没有注意到他,无声地为自己说的“不惦记”的话做了佐证。
  阿哥们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去怎么琢磨是她们的事情。主位上的康熙对胤禩答应和胤祥换位置的事情同样看得很清楚,就像胤禛判断的那样,他对胤禩的印象正在慢慢定型。原本有些小傲气,有些小闪光的儿子,被自己和家庭双重磨砺,有些退而求其次了。
  但是,退了一步,意味着以后的每一步,你都失去了“争”的底气,只会一泻千里。这个“其次”能让你如愿吗?
  很快,今天的重头戏开始了,一个个手持长枪的方阵迅速集结,就跟事先操练的那样,迅速在观礼台前铺陈开来,枪兵,弓兵,骑兵,排列整齐,密密麻麻的人群鸦雀无声,每个人身上都穿戴着镔铁甲胄,不同的颜色花样,代表不同的旗籍归属。
  部队集结完毕,巨大的校场上,康熙看着自己手下的精兵强将非常满意,他们每一个都被武装到牙齿,站姿笔挺,眼神里充满热切的光,仿佛战旗一动,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扑向敌人,撕碎他们。
  这是康熙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他满意了。组织检阅的陕西地方官松了口气,为了这次检阅,他们耗费了多少心力,光是挑出前排这些个士兵就让他们愁白了头,不过好在,总算是应付过去了。看着康熙脸上的笑容,地方官松了口气。
  然而,康熙并未尽兴,而是一声吩咐:”传令,分组厮杀演练!”地方官脸上的汗都挂下来了,他们原本以为只要站一下就可以过关了的,怎么还要分组厮杀?这怎么办,这些兵的甲胄都是临时拼凑刷漆的,这一对打,不是全露馅了嘛!
  不过,地方官都是老油子了,很快就有了应对的法子,既然分组厮杀,就说明皇上的视角从全局到微观了,也就是说,只要从中挑个几十人列阵厮杀一番,其他人只要摆功架装样子就行了,皇上不会下场一个个看的。
  很快的,下方的变阵开始了,大家手里的长枪全部拆了枪头,只留木杆,在指挥官的命令下开始群魔乱舞,真正对战的,只有观礼台正对面的一个方阵而已。
  观礼台上,大家都在看,有人看得津津有味,有人古井不波,有人不屑一顾。如果敏芝在这里看着,一定会嗤之以鼻,这算什么军队,就是一群男人在下面玩杂耍,无组织无纪律无精神境界,光靠人数多有什么用,随便一个定点打击,人再多都是炮灰。
  当然,敏芝不在这里,她正在家保孩子呢,胤禩隐在人群里,根本不去看底下的那一锅乱炖,一会儿和胤禄聊诗词歌赋,一会儿和胤校侗ú颊蟆?br />
  他根本懒得去看陕西的兵力究竟如何,这些和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谁都知道八旗兵真正的精英都在盛京,铁帽子王手里屯着,这才是大清立国的根基坐在,眼前的这些汉军旗,不过是入关近二三十年建立起来的而已,对于一个希望长治久安的国家来说,二三十年训练一支部队,居然还只是表面光鲜。
  皇阿玛的仁政,杀伤力可见一斑。康熙初年,朝廷多方用兵,南征北战之下,部队凝聚力前所未有的高涨,如果那时乘热打铁,建立完善的八旗兵兵役制度,效果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康熙没有这么做,艰苦的战争结束后,部队解散的解散,撤编的撤编,全部做鸟兽散。
  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这样放过了,胤禩本人也曾心痛过,和他一起战斗过,保护过他的正蓝旗佐领,那个佟佳氏,手下的士兵是他自己招募并一手训练起来的,结果康熙只保留了他的官职,他部下的兵丁在葛尔丹病亡之后就地解散,一个不留。他成了一个空头佐领,从一个新锐将领降级成一个专门负责管理旗下秀女的街道办主任。
  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将领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打击人的?然而康熙也有康熙的难处,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农桑崩坏,对于小农经济占主体的大清来说,让兵丁解甲归田,从事农业生产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总之一句话,康熙治下的大清,一没钱,二没兵,有的只是盛世太平的浮沫,隐藏在浮沫之下的,是比地沟油还肮脏几千倍的腐朽吏治。这些,康熙自己心里或许有数,或许充耳不闻,对于阶级斗争乐此不疲的他,根本无心搞发展,整天想着阴人,保全自己的位置,看别人倒霉,他就开心。大家整天提心吊胆,他就特别有成就感。
  以上都是敏芝的想法,她从来没有跟胤禩说过,但是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