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节
作者:沸点123      更新:2022-06-19 10:18      字数:4771
  疑肀叩娜觯际俏业墓侨庵燎装 ?br />
  敏芝恍然大悟,是啊,她怎么忘了,历史根本没有机会重演了,康熙很早以前,就把胤禩的手脚给束缚住了,康熙四十八年了,良妃和十八阿哥都身康体健,没病没灾,弘旺和弘晢又都在康熙的近前。胤禩真是连报复的机会都没有。
  “有心无力,有心无力”敏芝握着他的手,身体偎近他,喃喃地重复着。
  ——————————
  重点推荐
  书名《格格嫁到》
  作者妖小妹
  第二百三十四章 众人坐等胤礽杯具
  第二百三十四章 众人坐等胤礽杯具
  时间飞逝,短暂的春节假期过去,今天是正月十六,上班第一天。这期间敏芝想象中的胤禩带着佟氏回娘家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倒是佟国维亲自来信,接孙女回家省亲,胤禩眼皮子都没抬,只让周祥准备了一份礼物,又派陆九的两个徒弟把她送了回去,嘱咐他们当晚要把人带回来。
  于是,佟淑兰一早出门,傍晚的时候就回来了,甚至没有留在佟家吃完饭。回来之后,胤禩也没搭理她,他正忙着处理各方信件。自从上回江南出现大规模信鸽屠杀事件之后,一切又诡异地平静了,而且毒杀信鸽的线索也被完全抹去,根本看不出是何人所为。
  敏芝的心里一直存着一个疙瘩,偏偏想不出会发生什么事,按照后来的来信上看,江南风平浪静,官场因为康熙的雷霆一击而安静了许多,现在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今年是大比之年,三年一度的乡试。义门书院名气太大了,江南又是科举的一个重要基地,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义门看,等着义门在这次乡试中包揽前三名。
  毕竟义门的老师以何焯为首,都是饱学的名门大儒,加上义门的风气无比清正有曾深入民间。体会疾苦,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义门的学子普遍年轻,像孙嘉淦,纪容舒等,都是未及弱冠的少年,这和其他方经常有的鸡皮鹤发的老童生,老秀才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在义门,多得是想纪容舒这样未及弱冠的小秀才,等着在乡试中一举夺魁。
  孙嘉淦,也就是小明月,一早就拿到了童试的第一名,让何焯都刮目相看,他成为了这次参加乡试的年龄最小的秀才。敏芝得到消息的时候小惊讶了一下,特地跟胤禩考证了明月的年纪,连他都惊到了,这个看起来个性十足年龄不足的小道童,脱去道袍摇身一变,居然成了小天才,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江南等乡试,京城这里等的却是对太子,党的大审判,由于康熙从年初二起,就没踏出乾清宫一步,连上元节的传统活动都一并取消了,众人都等得焦急万分,有些上回错若清算索额图的人,这次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原先支持太子的那些个大臣们心里都没底了。
  皇上的手段他们是领教过的,当初权倾朝野的索额图,愣是被他刨了个干净,甚至索赫舍里家,索额图这一支,全部移民去了宁古塔,现在估计已经落地生根了。
  再怎么有背景的臣子在皇权面前都是浮云,同理,当皇帝把太子和儿子当成两件不同的事情看待的话,他会选择要一只猪一样的儿子,而不是一条眼镜王蛇一样的太子。
  今天是新年上班第一天,京城头一次发生上班塞轿的状况,大家都想早一点去金水桥下等开门,希望第一时间得到处置太子及其党羽的确切消息。
  胤禩也是如此,敲门声刚一响,他立刻就惊醒了,作为众皇子中唯一五更…上朝的人,他第一次感受到这是一项特权。
  某人刚掀被子,边上敏芝也醒了,一翻身坐起来,顶着个鸟窝头睡眼惺忪:“已经到点了?”胤禩伸手在她头上摸摸:“还没,你再睡会儿。”于是敏芝又倒下去了。可是一沾枕,他就习惯性地去拽他的衣服,摸了半天,什么也没摸着,再次惊醒,却见他穿着中衣正打帘子往外走。慌忙跳下床喊住他:“等一下……”
  胤禩诧异回头,看她摇摇摆摆“扑”过来,连忙回身扶住:“你起来做什么?”敏芝拿手拍了拍脸:“那个,外面冷,你还是在这里更衣吧,我帮你……”胤禩拍开她的手:“不用,小陆子都已经准备妥了,你去睡觉,今天不是太医给三儿会诊的日子么?等会子有得你忙的,听话,回去歇着,我走了。”
  说完打起帘子转身走了,敏芝还有点小迷茫,刚才他说话的那个语气,怎么那么奇怪啊?乖?他这是把我当宠物哄么?抓抓头发,某女人懊恼地回身缩回被子里,自己在他面前,总是很快就被转移了立场。
  胤禩穿好官服带好暖帽坐了轿子出门,本来这时候的街道上根本不会堵,因为这个时间点极少会有行人出现,清朝没有环卫工出来上早班,从王府到紫禁城的路非常顺畅。可是今天大家都挤到一块儿去了。
  廉郡王府的轿子刚上街,就庄上了吏部满尚书的轿子,他可是胤禩的老上司了,看见胤禩的轿子,连忙吩咐让路,并且打帘子跟胤禩打招呼。胤禩点头回礼,毫不客气地超越了吏部尚书的轿子往前走。
  接着,胤禩又诡异地碰到了兵部尚马尔泰大人,十三爷胤祥的老丈人,大清三块兵符其中之一就掌握在他的手中。老大人看见胤禩的轿子到,同样客气地让开了道路。胤禩一路打招呼一路“超车”暗自感叹皇阿玛真是给了自己一个好差事。
  唯一一个每天上朝的皇子,惟一一个握有实权的皇子,还是众皇子中唯一一只谁都看得见的肥羊,偏偏这种身份还伴随着层出不穷的敌人和窥伺者,敌人走近,自己还不能随便出手,必须像牵线木偶一样时刻注意康熙的指令。这种日子,实在是太考验人了。
  轿子到金水桥下的时候,胤禩发现比自己早到的官员大有人在,自己一下轿子,众人一窝蜂上来打招呼,表情各一,有拜晚年的,有奉承探口风的,也有横眉冷对一脸鄙视的。胤禩来者不拒,全都笑脸相迎,不痛不痒地打着太极,在场的官员都是老油子了,心里急得要命,脸上还要假客气,云山雾罩地讨论一下康熙四十八年的展望。
  倒是胤禩的老上司吏部尚书比较诚恳,上来打过招呼之后一脸的担忧:“王爷,今天恐怕又是一场暴风雨啊”胤禩嘴角一翘:“不管怎么说,辛苦的总是我们吏部的人员。”
  吏部尚书被他一句“我们吏部”暖了心,是啊,廉郡王爬得再高,他也是从吏部一个小小笔帖士慢慢爬出去的。别人都说雍郡王在户部怎么怎么出色,只有这位吏部尚书明白,胤禩会大清吏治档案化管理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
  他亲自整理抄录,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建立了大清有史以来最完备的官员档案,既完整,又方便查阅,他提出了俸禄明细的创意,把固定俸禄和绩效奖金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且从来不把这些算作是自己的功劳。他推动了吏治改革却没人知道,比起胤禛只会想方设法抠银子,胤禩明显更得同事们的心。
  但是这一切,只是吏部官员之间的秘密,他们都知道这位皇子的处境有多尴尬,母妃身份低贱,使得他无论做什么都要先把自己隐藏好,不能随心所欲。皇上把他的儿子养在身边,表面上是窿宠实际上动什么心思只有他自己知道。
  廉郡王根本没可能继承大统,如果皇上真的有心,良妃就不会在生了龙凤双胎之后还戴着罪籍。皇上把廉郡王捧上台面,却不给他竞争的资格,这就好比在催肥一只填鸭,把什么好消化的不好消化的一股脑儿全塞给他,让他表面上肥硕无比,风光无限,实际却是个花架子,不会跑不会跳只能闭着眼睛等死。
  金水桥下的的众人在热络的寒暄中等到了内侍的传唤:“皇上驾临武英殿”众人松了一口气,皇上看起来不是积蓄了很久准备爆发。不然的话,今天就该是登临太和殿了。
  众臣陆续在武英殿前集合,康熙那标志性的明黄御撵出现在视线当中,大家都忍住了伸长脖子看一眼十几天没见的大老板今天气色如何。但是想归想,没人敢真的那么做。康熙的御撵在众人面前两丈远的地方停下来,吴书来扶着他下撵,紧接着就是一嗓子:“皇上驾到,众臣早朝”众人呼啦啦跪了一地:“臣等恭迎圣驾。”文臣匍匐,脸贴着地砖。武将脱帽,单膝点地。
  康熙慢悠悠地走近,目光在文臣堆里扫了一眼,这才快如武英殿,走到龙椅上坐了,一摆手,吴书来又是一嗓子:“万岁爷临殿”众人这才站起身,掸掸身上的尘土,鱼贯而入,文臣武将武将分两边站好,大家都低着头,等待康熙发话。
  结果,康熙的话让人大跌眼镜:“朕拟正月二十视察永定河水利,随行皇子名单已经拟定,三贝勒,雍郡王,廉郡王,十三贝勒,十四贝勒随驾。着工部满汉尚书,户部满汉尚书,以及同行。”两个被点名的部门负责人连忙出班领命。
  关于皇二子胤礽,众卿可有什么处置意见?”康熙班眯着眼,仿佛精神不济的样子,问出来的话,却让人心惊肉跳。众人琢磨着,大家伙都是来听风辨音的,不是来做出头椽子的,皇上你这话问出来,却是害人于无形啊
  第二百三十五章 佟国维自作多情
  第二百三十五章 佟国维自作多情
  底下人一片沉默,康熙也不着急,一探手,从吴书来手中接过一个茶碗,一边喝茶一边观察众臣的动向,胤礽在武将中没什么声望,在文臣中却是颇受拥戴的,毕竟康熙每次出巡,只要不是太子随驾,他必定是监国,没人能越过他去。
  现在站在朝堂上的这些个大臣们,康熙保守估计,超过四分之三的人与胤礽有联系;不是支持者便是仇家。故而康熙几次都把目光放在文臣这一边。
  当然,第一遍问下去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反应,甚至连面面相觑都没有,全体肃立,垂头看着脚面。于是,康熙问了第二遍,依然没有反应。吴书来上前接走他手里的茶碗,老爷子斜靠在龙椅里,手指摩挲着扶手,原本半眯的双目突然精光四射,落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就是殿上唯一的皇子,廉郡王胤禩。
  胤禩此时和众臣一样的动作,皇阿玛连问两遍,他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老婆说的,无论皇阿玛做什么决定,说什么话,都只是一场棋局中的某一步而已,而棋局的结果在就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外人插嘴,只能是往圈套里钻,被他抓住把柄罢了。
  如果这会儿不是站在武英殿上,他真想闭起眼睛来瞌睡一番,今天早上起得太早了,精神有点不济。康熙的视线扫过他时,看见的是低眉顺目,一副超然物外的表情。
  老头子不满意了,提高了声音,问了第三遍。这一次,刀锋一样的视线,直接落在胤禩身上,满朝文武,都知道皇上在看廉亲王。胤禩装作完全不知道这回事一样,本着你不点名,我潜水到底的原则,胤禩继续装木头人。
  康熙嘴角一勾,点名了,点的却不是胤禩,而是隔开三位,点了自己老丈人,佟国维的名。佟国维,当代佟家的家长,在他手里,佟家达到了鼎盛,谁都不知道,康熙捧红佟家,不是因为孝懿皇后,也不是为了孝康章皇后,女人,只是一个借口罢了,真正对康熙有用的,是佟国维和佟国纲两兄弟。
  佟国纲死在亲征葛尔丹的战场上,对康熙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因为那一次,康熙大败而回,甚至连续发了还几天的高烧,如果不是佟国纲拼死御敌,他这个做皇上的差点就交代在敌人的鸟枪之下了。
  逃回来以后,康熙倍感耻辱,下令封锁消息,隐瞒了佟国纲的真正死因,私底下却命人大量仿制鸟枪,然而这个时候,偏偏是第一次教难刚结束不久,懂得火器制造的洋人师傅奇缺,而国内手工业做冷兵器可能天下第一,热武器却是盲人摸象,一窍不通。
  因此,鸟枪的进展非常缓慢,以至于第二次第三次亲征的时候都没来得及装备部队,后来葛尔丹病死,其势力自动瓦解,鸟枪的事情就被搁置,甚至被遗忘了。大清错过了最好的也是唯一的的一次改善装备的机会。
  至于佟国维,康熙对他的倚重,主要是这块老姜够聪明,够忠心,能在没有提示或者提示很少的情况下迅速做出最有利于皇帝的判断,作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臣,康熙相信,佟国维会一如既往只和他在一条阵线上,最关键的时候,问他总是没错的。
  被点名的佟国维心中了然,皇上问了第三遍,依然没有人开口,接下来十有八九要点自己的名。一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甚至肚子里的这套说辞早在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