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作者:悟来悟去      更新:2021-10-11 20:52      字数:4982
  如去上焦湿及热,须用黄芩,泻肺火故也。
  如去中焦湿与痛、热,用黄连,能泻心火故也。
  如去滞气,用青皮;勿多服,多则泻人真气。
  如渴者,用干葛、茯苓,禁半夏。
  如嗽,用五味子。
  如喘者,用阿胶。
  如宿食不消,须用黄连、枳实。
  如胸中烦热,须用栀子仁。
  如水泻,用白术、茯苓、芍药。
  如气刺痛,用枳壳,看何部分,以引经药导使之行则可。
  如血刺痛,用当归,详上下用根梢。
  如疮痛不可忍者,用寒苦药如黄柏、黄芩,详上下用根梢及引经药则可。
  如眼痛不可忍者,用黄连,当归根。以酒浸煎。
  如小便黄者,用黄柏;数者,涩者,或加泽泻。
  如腹中实热,用大黄、芒硝。
  如小腹痛,用青皮。
  如茎中痛,用生甘草梢。
  如惊悸恍惚,用茯神。
  如饮水多,致伤脾,用白术、茯苓、猪苓。
  如胃脘痛,用草豆蔻。
  凡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以缓其力也。寒热相杂,亦用甘草,调和其性也。中满者,禁用,经
  云∶中满勿食甘。
  下卷七十七、附李东垣药类法象
  用药凡例
  属性:凡解利伤风,以防风为君;甘草、白术为佐。《经》云∶“辛甘发散为阳”。风宜防风味辛,及治
  风通用,故防风为君,甘草、白术为佐。
  凡解利伤寒,以甘草为君;防风、白术为佐,是寒宜甘缓也。或有别证,于前随证治病药内选用,分
  两以君臣论。
  凡眼暴发赤肿,以防风、黄芩为君,以泻火;以黄连、当归根和血为佐,兼以各经药用之。
  凡眼久病昏暗,以熟地黄、当归根为君;以羌活、防风为臣,甘草、甘菊之类为佐。
  凡痢疾腹痛,以白芍药、甘草为君;当归、白术为佐。见血先后,以三焦热论。
  凡水泻,以茯苓、白木为君,芍药、甘草为佐。
  凡诸风,以防风为君,随治病为佐。
  凡嗽,以五味子为君;有痰者,以半夏为佐;喘
  者,以阿胶为佐;有热无热,以黄芩为佐,但分两多寡不同耳。
  凡小便不利,黄柏、知母为君;茯苓、泽泻为佐。
  凡下焦有湿,草龙胆、防己为君;甘草、黄柏为佐。
  凡痔漏,以苍术、防风为君;甘草、芍药为佐,详别证加减。
  凡诸疮,以黄连、当归为君;甘草、黄芩为佐。
  凡疟,以柴胡为君,随所发时所属经分用引经药佐之。
  以上皆用药之大要,更详别证,于前随证治病药内逐旋加减用之。
  下卷七十七、附李东垣药类法象
  东垣报使
  属性:太阳∶羌活 下黄柏
  阳明∶白芷 升麻 下石膏
  少阳∶柴胡 下青皮
  太阴∶白芍药
  少阴∶知母
  厥阴∶青皮 柴胡
  小肠、膀胱属太阳, 本、羌活是本方。
  三焦、胆与肝、包络,少阳、厥阴柴胡强。
  阳明大肠兼足胃,葛根、白芷、升麻当。
  太阴肺脉中焦起,白芷、升麻、葱白乡。
  脾经少与肺经异,升麻、芍药白者详。
  少阴心经独活主,肾经独活加桂良。
  通经用此药为主,更有何病到膏肓。
  下卷七十七、附李东垣药类法象
  十二经向导
  属性:手太阴肺∶南星 款冬花 升麻 桔梗 山药 檀香 五味子 粳米 白茯苓 阿胶 天门冬
  麦门冬 桑白皮 葱白 杏仁 麻黄 益智 丁香 白豆蔻 知母 砂仁(檀香、豆蔻为使) 栀子 黄芩
  石膏
  足太阴脾∶草豆蔻 茱萸 砂仁(人参、益智为使) 防风 当归 益智 黄 苍术 白术 胶饴
  代赭石 茯苓 麻子 甘草 半夏
  通入手足太阴肺脾∶升麻 芍药 木瓜 白芍药 藿香 延胡索 砂仁
  手阳明大肠∶升麻 白芷 麻子 秦艽 薤白 白石脂 砂仁(白石脂为使) 肉豆蔻 石膏
  足阳明胃∶丁香 草豆蔻 砂仁 防风 石膏 知母 白术 神曲 葛根 乌药 半夏 苍术 升麻
  白芷 葱白
  通入手足阳明∶麻黄(酒) 大黄(酒) 连翘 升麻
  白术 葛根 石膏 檀香(佐以他药) 白芷
  手少阳三焦∶川芎 大黄(酒) 柴胡 青皮 白术 熟地 黄 地骨皮 石膏 细辛 附子
  足少阳胆∶半夏 草龙胆 柴胡
  通入手足少阳∶青皮 川芎 柴胡 连翘
  手厥阴心包络∶沙参 白术 柴胡 熟地 牡丹皮 败酱
  足厥阴肝∶草龙胆 蔓荆子 阿胶 瞿麦 桃仁 山茱萸 代赭石 紫石英 当归 甘草 青皮
  羌活 吴茱萸 白术
  通入手足厥阴∶青皮 熟地 柴胡 川芎 皂角 苦茶 桃仁
  手太阳小肠∶白术 生地黄 羌活 赤茯苓 赤石脂 砂仁(赤石脂为使)
  足太阳膀胱∶蔓荆子 滑石 茵陈 白茯苓 猪苓 泽泻 桂枝 黄柏 羌活 麻黄
  通入手足太阳∶防风 羌活 本 蔓荆子 茴香 黄柏 白术 泽泻 防己 大黄(酒)
  手少阴心∶麻黄 桂心 当归 生地 黄连 代赭石 紫石英 栀子 独活 赤茯苓
  足少阴肾∶知母 黄柏 地骨皮 阿胶 猪肤 牡丹皮 玄参 败酱 牡蛎 乌药 山茱萸
  天门冬 猪苓 泽泻 白茯苓 檀香 甘草 五味子 吴茱萸
  益智 丁香 独活 桔梗(或用梢) 砂仁(黄柏、茯苓为使)
  通入手足少阴∶细辛 熟地 五味子 泽泻 地榆 附子 知母 白术
  下卷
  七十八、本草攻克血积症瘕及胎产解毒并十八反药类
  属性:(叙此以便立方采择虽不立方而方在其中矣)
  攻克血积 瘕类∶延胡索 三棱 蓬术 川芎 归尾 使君子 大戟 红花 苏木 黑丑 续随子
  麝香 雷丸 神曲 白芷 海螵蛸 桃仁 虻虫 水蛭 干漆 木香 通草 牛膝 山楂 大黄 瞿麦
  射干 麦芽 水银 KT 砂 鳖甲
  肉积类∶KT 砂 阿魏 山楂 甚者巴豆
  酒积类∶葛根 葛花 神曲 麦芽 黄连 青蒿 巴豆 甚者甘遂 牵牛
  鱼积类∶橄榄 芦根 草果 红曲 甚者巴豆 芫花
  血积类∶归尾 桃仁 红花 苏木 牛膝 干漆 丹参 大黄 甚者虻虫 水蛭
  气积类∶木香 槟榔 沉香 檀香 乌药 枳壳 青皮 枳实 甚者黑丑
  水积类∶黑丑 泽泻 猪苓 郁李仁 海藻 昆布 甚者芫花 大戟 甘遂 商陆
  涎积类∶雄黄 腻粉 枯矾 甚者礞石 巴豆 瓜蒂 甘遂 轻粉
  痰积类∶半夏 南星 竹沥 礞石 枳实 海石 蝎梢 皂荚 甚者瓜蒂 藜芦 巴豆
  食积类∶砂仁 香附 麦芽 青皮 枳实 神曲 谷芽 红曲 草果 甚者巴豆
  虫积类∶薏苡根 吴茱萸根 酸石榴根 使君子 雷丸 芜荑 干漆 槟榔 甚者苦楝根皮 锡灰
  轻粉 鹤虱
  诸瓜果积∶平胃散加健脾消导,倍加肉桂;加麝香尤妙。
  豆腐积∶萝卜子
  豆粉积∶杏仁
  诸骨鲠在喉中∶狸头骨 颅 骨 野苎根 紫玉 簪花根 威灵仙 蓬砂
  安胎类∶桑上寄生 川续断 杜仲 白术 条芩 葱白 阿胶 鲤鱼 地黄 艾叶 砂仁 人参 黄
  银乌骨雌鸡 家苎根皮
  堕胎类∶雄黄 雌黄 水银 粉锡 朴硝 大戟
  巴豆 牛黄 藜芦 丹皮 牛膝 桂心 皂荚 茹 槐子 薏苡 瞿麦 大附子 天
  雄乌头 蜈蚣 斑蝥 芫青 水蛭 虻虫 皮 蛇皮 蟹爪 半夏 黑丑 麝香 桃仁 芫花
  代赭石 羊踯躅
  难产∶槐子 桂心 滑石 贝母 皂荚 蛇蜕 头垢 麻油 牛膝 龟板 兔脑 柞木 丹参 海马
  益母草 猪脂酒 冬葵子 急性子
  通乳汁类∶石钟乳 土瓜根 狗四足 猪四足 王不留行 通草 猪胰 木通 葵子 芝麻
  内外吹∶蒲公英 金鸡瓜草 鹿角 贝母 栝蒌 青皮 白芷 芭蕉根
  蛇虺百虫毒∶雄黄 巴豆 麝香 丹砂 干姜 甘草 白芷
  蜈蚣毒∶桑皮汁及煮桑根汁 沥清
  蜘蛛毒∶蓝青汁 麝香
  蜂趸毒∶蜂房 蓝青汁 薄荷汁
  狗毒∶杏仁 矾石 韭根 人屎汁 虎骨
  风狗毒∶斑蝥
  下卷七十八、本草攻克血积症瘕及胎产解毒并十八反药类
  十八反
  属性:甘草反诸药类∶大戟 芫花 甘遂 海藻
  乌头反诸药类∶半夏 栝蒌 贝母 白蔹 白芨
  藜芦反诸药类∶人参 玄参 丹参 沙参 苦参 细辛 芍药
  上卷
  属性:八、或问、七节之傍、中有小心或指下第七节命门穴为小心者有以小心为志心者、有以小心为少火、以少火为相火者、
  何纷纷之不一耶、请为悉之
  生生子曰∶此出《内经·刺禁论》,启玄子注曰∶“小心者,真心神灵之宫室也。”又注《阴阳类论
  篇》。有曰新校正云∶按《太素》小心作志心,杨上善以志心为肾神,故乃倒数脊骨下七节认为小心,顾命
  门穴乃十四椎间,即以下逆数之,亦在第八节矣,非第七节也。又不思《经》曰∶“伏鼓不浮,上空志心”
  (此阴脉盛而阳气弱,故上控于心,如奔豚积气瘕疝之类是也)。启玄子注曰∶“脉伏鼓击,而不上浮,是
  心气不足,故上控引于心而为病也。”此注良是。设为肾而言,则当无“上空”二字
  矣。此杨上善之误,故后人即以命门为小心,认小心为少火,认少火为相火,颠倒无限,皆由此一
  误也。或曰∶然则小心果为何物?余曰∶滑伯仁经度篇心经注下有云∶心系有二∶其一上与肺相连
  ,入肺两大叶间;其一由肺系而下,曲折向后,并脊膂细络相连,贯脊髓,正当七节之间,下与肾
  相通。盖五脏系皆通于心,心通五脏系也。又按五内图,心系果如所云。据此观之,小心即心包络
  也。何一阳亦谓手厥阴心包络发原正在心五椎下二节,七节之傍,正与膻中平对,井不可紊。设如
  彼逆数之,则心当在十五椎,肺在十九椎下,自《素问》以来,未尝闻此倒数法也。《灵枢经》曰∶
  “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此与启玄子注真心神灵之宫室相孚,以心系并脊膂贯脊髓,正当七节之
  间也。彼倒数下七节,始于杨上善,继而何一阳《医学统宗》已辩其非,余不复赘。
  上卷
  属性:十七、又问右肾既为六脏之一矣何十二经中不以右肾之有形者足其数固乃以手心主当之此其故何哉
  生生子曰∶详乎哉问也。《难经》虽有右肾命门为一脏之说,然外无经络所属,且又云“其气与肾通
  ”,则亦皆肾而已矣,其习坎之谓欤。《黄庭经》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左肾为壬,
  右肾为癸(壬癸皆水也)。《内经·六节藏象论篇》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受脏腑之
  精而藏之也(精亦水也)。因其皆属水,故以足少阴之经统而属之,此二而一,一而二者也。彼手心主
  者,外有手厥阴之经络,属于相火,隶于手经。顾手足经阴阳配合之势,手不与足配,火不与水配,阴不
  与阴配,是故不得与十二经之数也。且火高水下,水火不相射也。
  上卷
  属性:二十九、论痰为津液、脾湿所生、亦有因于火、因于虚、因于气、因于食者、而二陈峻利之剂、不可以概用也
  生生子曰∶痰者,津液所生也。《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
  肺,通
  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若脾虚停湿,则
  失其健运之常,不能致精于肺,遂而成痰,此脾湿而生痰者也。有阴血不足,阴火上逆,肺受火侮,
  不得清肃下行,由是津液凝浊,生痰不生血者,此又因阴虚火动而成痰者也。由是知痰之为物,皆
  脾湿、津液所成明矣。治痰者,要当察其所来之源,世俗例以二陈统治诸痰,不分寒热。因于湿者,
  固亦宜矣。盖半夏燥脾湿,陈皮利肺气,茯苓入手太阴利水下行,甘草调和诸性,入脾为使。三味皆
  燥湿刚悍之剂,使水行气下,湿去土燥,痰斯殄矣,脾斯健矣;使脾无寒湿,则何以当之?由是知二
  陈之治痰者,非治痰也,是治痰之因于湿也。至于火刑肺金,不得下降,而用二陈者,此又失之疏也。
  因于火则治火,火降金清,秋令乃行,水无壅遏,痰安从生。丹溪曰∶“黄芩治热痰,假其下火”,
  正谓此也。若一例而以二陈治之,吾知脾愈燥而火愈动,非惟病不能去,而反增其喉痛声哑,咳嗽盗
  汗,烦躁口渴也已。又有食积痰者,饮食过饱则伤脾,脾伤则气馁,气馁则湿停,湿停则痰生矣,宜以
  保和丸类治之。又有气郁生痰者,严用和云∶“人之气道贵乎顺,
  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是以治痰必先利气者,谓痰之所从来,皆由七情郁结,气道不清
  ,气积生涎,今利其气,使郁结开而气道畅,抑何痰饮之有?宜七气汤、越鞠丸之类治之是也。又
  有风痰者,由表虚皮腠不密,风邪得以乘之,肺气不利,邪郁为热,是以浊涕稠粘,治宜散风利气,
  如杏仁、枳壳、紫苏。前胡之类是也。有惊痰者,惊则神不守舍,气乱胸中,清浊相干,脉道壅塞
  ,痰遂生焉。故惊痰者,多生心痛颠疾,以牛黄镇心丸之类治之是也。有冷痰者,由脾胃虚弱,不
  能运化精微,气馁行迟,津液凝滞所致。治宜温暖脾胃,脾充而津液行矣,如干姜、白术之属是也
  。又有肾虚不能制火,津液生痰,不能生血者,缘肺主出,肾主?